“十四五”共建“一带一路”有哪些新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发布,纲要全文共6万2千余字,分为19篇、共计65章。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对今后五年及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同“十三五”规划纲要一样,“一带一路”建设作为第十二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列成章。
有所不同的是,表述由之前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变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相契合。
具体来看,这一章包括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架设文明互学互鉴桥梁四节,内容也更为丰富。
在“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小节中,纲要不仅提出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还提出推进已签文件落实见效,对接水平和领域也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开展的项目一直以来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被外界视为评价“一带一路”成效的重要指标。
纲要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小节中特别强调,有序推动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将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目标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这也为未来“一带一路”项目开展提供了指引。